不是主管卻要管人,困難重重的人員管理
從社福領域直接服務的個案管理、間接行政的標案管理、社會福利的機構管理,第一次嘗試臨時人員管理,是在公所做了殯葬業務之後。
難以言喻的心理排斥
管理,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溝通,有些人害怕溝通,更正確來說是害怕說出口伴隨而來的反對和衝突,不願對廠商要求照契約執行、不敢對不合理要求表達拒絕、不想對自己說的話負責等。
公務員考上後沒有重大錯誤不會被裁員,頂多考績乙等,所以這些不願、不敢、不想,造成業務上的消極。
我偏向有話直說,覺得怎麼做比較好就會說出來,辦理會議活動會發號施令誰做什麼,出頭是為了想要準時上下班,分配好工作,每個人完成一部分,活動很快就可以結束,比有些人做很多,有些人不知道要做什麼快多了。
可在旁人眼中,鋒芒太露,公部門畢竟是職場,只要是職場就會有勾心鬥角。
後來也感到有些心累,所以來到殯葬業務,發現要管理墓政管理員,而且是一群管理起來頗有難度的人,最開始心理其實有點排斥。
鄉下公所的職位劃分
正式與非正式人員屬於同事的平行關係,並不是主管和下屬的上下關係,加上沒有領主管加給,一開始只想交給主管處理,但後來發現鄉下公所的職位劃分,首當其衝的還是業務主辦。
在地方政府社會局處,正式和非正式人員隔閡並不明顯,約聘社工依中央計畫,薪水其實不比正式低,臨時人員到頂薪水也不會落差太大,所以同事之間業務量差不多,約聘僱臨時人員也都有職章,需簽公文辦採購。
來到鄉下公所後,發現和機構一樣,正式和非正式人員之間涇渭分明,臨時人員多做例行庶務性工作,或由主辦交辦工作。
劃分職位等級,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稱呼方式不同。
在機構中,劃分工作人員的是個案,個案會把社工、生輔或教保放在助理生輔員、助理教保員或輪班臨時人員前面,個案會稱呼主管職稱、社工為社工、生輔或教保為老師,其他工作人員則是直呼其名。
而在鄉下公所,比在機構感覺更深刻,也許是因為劃分工作人員職位等級的是同事本身,協辦和協辦之間、主辦對協辦、主辦 和主辦之間都是直接叫名字,頂多依年齡加個姊或大哥,但是協辦稱呼主辦的方式就是「主辦」。
就像稱呼課長一般自然,就算我年資淺、年紀比他們都小,協辦和墓政管理員理所當然稱呼我為主辦,而不是我的名字,所以任何大小事情都是找主辦,而非主管,儘管他們其實可以直接找主管。
還是其實只是因為協辦和墓政管理員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?
更不可思議的一點,鄉下公所墓政主辦,聘墓政管理員還要當面試官進行甄選審查,年底要打協辦和墓政管理員的考績。
鄉下公所三大不可思議
鄉下公所有些很不可思議的事情,是我在機構和地方政府從來沒有看過,導致要進行人員管理,難度加劇。
職稱和工作不相符
從搖籃到墳墓,社會福利做著做著,跳去做殯葬業務,商調報到前,主管在電話中告知會有兩個協辦,當初還納悶協辦是什麼,因為在地方政府社會局處,沒有協辦,所有的工作都是承辦人一手包辦。
沒有協辦的好處是,我很清楚業務且能夠掌握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,壞處是超忙,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來。
問了從公所調來的同事,她說以前在公所也有協辦,不過很少會看到有2個協辦,應該是業務很重,要做好心理準備,當時沒有多想,認為公所再忙也不會比 地方政府社會局處忙。
沒有成立二級機關殯葬所,是對外開委4到5的村里幹事缺當主辦,去了後,發現真不愧是鄉下公所開的外補缺。
傳統公墓遷葬整地、示範公墓加納骨塔館舍、清潔和墓區相關標案、新建興辦事業計畫、太陽光電、清明中元普渡等,各種自辦、採購和標租案,還有基金預算編列、分配、報表等行政,以及管理10幾位墓政管理員。
不過,我總覺得好像都有做過類似的業務,不小心在社會局處等級練太高了,剩下沒做過的業務,就是一邊做一邊學。
鄉下公所三大不可思議之一,職等高的課員在外面當村里幹事,職等低的村里幹事在公所辦理業務。
非當地人的排外感
有時候,人和人之間是互相的,從機構、地方政府到公所,直屬主管總是給予很多支持和鼓勵,明明不是什麼實質的考績或升遷,明明很多要求很難做到,還是盡力把工作做好。
既然接了殯葬業務,考量到向上管理也是工作很重要的部分,不讓主管太操心業務,才能擁有一定的自由度,想了想,決定做做看再說。
這段期間,因為剛好課室內明年有課員退休,我又是降調,便反應希望可以佔課員缺。
意料之外,主管坦白告知有些位置不是他能爭取到,薦任職等在公所首長另有安排,如果我是本地人,或是有認識的人可以拜託首長,應該有機會,但偏偏我不是。
地方 人治色彩嚴重,以前在地方政府雖然也有這種感覺但不深,來到鄉下公所,才真正體會到以前主管對我說的話,依靠能力只能爬到某個位置,想要再往上就要選邊站。
實在是不想為了課員缺,就主動踏入漩渦之中。
調到鄉下公所已經半年,一直很難習慣這種若有似無的排外感,盡可能獨來獨往,因為同事所屬的小團體之間會不斷交流各種訊息,然後就會有其他課室業務主辦想要來干涉業務。
鄉下公所三大不可思議之二,公所同事不分正式和非正式人員,彼此之間多是親戚。
太多不受控制事情
遇到沒做過的業務,總會想起以前國文課本內容: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一直以為公部門業務大同小異,但從社政跳到民政,發現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,每一次都會得到學習和成長,回頭來看,非常感謝勇於嘗試的自己,以及累積的工作經驗。
我對於改變的接受度很高,說換業務就換業務,商調上了通知就去報到,想要寫部落格就開始打字,但不是每個人對於改變都能夠這麼快就適應。
尤其是對上了年紀的墓政管理員們而言,資訊和系統彷彿是什麼天方夜談,更沒想到還能看到人工手寫紀錄,只好看以前的資料,用系統或Excel交叉比對,找出錯誤並 解決。
於是推行業務時,很常聽到來自管理員的聲音:「為什麼以前可以,現在不行!」,因為以前的主辦不是我,現在的主辦是我,「為什麼換了主辦,規定都變了!」,不同主辦作法還能全部一樣才恐怖吧,又不是複製人。
其實我也知道自己有一些特質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,我喜歡事先規劃和準備,並且每個業務都要在原先規畫好的時間點完成,必須按部就班,不太能忍受做事隨興、有做就好這件事。
偏偏,鄉下公所的臨時人員,在該出現的時間卻出現在其他地方,在該出現的地方卻消失找不到人,在該完成的時間點卻告訴我還在做。
花了一段時間告訴自己慢慢學習放手,工作交辦下去,不管中間過程,只要有在時間內完成,只要最後交出來的結果是我要的就好,做多慢或用什麼方法都不過問。
鄉下公所三大不可思議之三,臨時人員就像脫韁的野馬。
困難重重的人員管理
有時候,來自上面的要求以及下面不同墓政管理員的聲音,常常會夾在中間左右為難,與其說是在管理人員,更多時間是在管理情緒,先處理好管理員們的情緒,大家才能冷靜下來處理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