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助人工作這條路

社工.自我探索.公職

思考匿名留言去留與網站定位

思考匿名留言去留與網站定位

自媒體的類型有很多種,部落格、FB、IG、youtube、推特、Threads、抖音、小紅書等,從文字、圖文、長影音到短影音,每個人偏好的形式不同。

不管經營什麼類型的自媒體,最重要的就是開始,然後持之以恆,僅此而已,但就難在持之以恆。

匿名留言去留

不一樣的聲音

因為現職身分,沒事就沒事,有事就很麻煩,所以對於網站其實盡可能低調,不主動宣傳,就默默寫一篇又一篇的文章。

當初想著如果有人看有幫助到他人很好,沒有人看就紀錄工作寫得開心也很好,可能是因為可以匿名的關係,這個網站的留言算多,類型多為針對文章回應、詢問職涯、感謝回饋等。

因為網站留言採事先審核,大部分留言都是按通過出現在文章下方,只有刪過一則留言,在「為什麼選擇社會行政?工作內容是什麼?」留下的具名留言:

你們他媽的鬼扯,什麼叫寧願在社會局上班,不願待在區公所上班,我就在公所上班,爽爽過日子。待在社會局都跑光。

留言者只有這一則,而沒有四處留言,大概是因為送出的那一刻,就發現留言應該是沒有機會出現在網站上。

可以看出想表達,以他的經驗相較於在社會局工作,區公所更好,但看到留言的當下,其實是生氣。

那段文字原意並不是那樣,是指當社會行政分發到公所辦理金額千萬以上工程採購,因為地方政府編制較公所大,不管是統一發包中心或法制更專業分工,在社會局處上班會相較公所有制度。

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,網路上的公開發言會有被斷章取義的可能,當真的遇到還是有情緒。

維持匿名留言

我很喜歡看別人的部落格,不管是職場、生活、人生經驗、感情等,不管開心或不開心,都會讓人有更多思考和啟發。

相較於PTT或Dcard等類似論壇,因為可以匿名,常會看到不理性或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言詞,看著那些負面想法和歧視性留言,不會讓人變得更好,反而會越看越覺得未來沒有希望

好像公務員都是一群擺爛的人,是一份很糟糕的工作,但看看身邊周遭,以及自己捫心自問,這樣的人終究只是少數,絕大多數的人是戰戰競競在工作崗位上完成任務。

原本要將留言系統改成需登入,可想想這個網站裡的留言,絕大多數人都是理性討論,真的有需要為了少數留言,將可以匿名留言的系統換成必須登入才能留言嗎?

歸根究底,自己也是匿名在寫文章,不露臉、不顯示本名、不透露單位。

在這充滿各種資訊的網路時代,充斥著不同言論,似是而非,寫下的內容是不是真實,要不要相信,應該要由身為閱聽人的你思考和判斷

加上一時半刻也沒有看到更喜歡的留言功能,所以匿名留言暫時就不變動。

思考網站定位

網站後臺數據

從數據來看,網站流量82%是透過自然搜索,即google、yahoo等搜尋引擎藉由關鍵字點擊進入網站,搜索關鍵字前五名分別是:社會行政工作心得、商調流程、公職社工師薪水、商調和社工薪水天花板。

透過自然搜索進入網站,平均會停留約3分鐘,在短影音、短圖文盛行的現代,30秒就滑過去,連10秒都不見得有耐心,這是件令人意外的事情。

17%是直接進入網站,例如將網站加入我的最愛點擊或是直接輸入網址進入,剩下不到1%是透過LINE、FB、IG等社群媒體進入。

網站主軸是誰

網站叫做「助人工作這條路」,主軸其實是社工,但有關公職的關鍵字搜尋多於社工,公職相關文章的觀看數更遠多於寫助人專業。

包含留言和信件,絕大多數是問缺好不好、公職職涯選擇等。

雖然目前還有許多關於助人相關文章想寫,可離開了社福以後,總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,但只要一天還在公部門,就會有非常多關於公部門大小事可以分享。

這不禁讓我產生了疑問,到底是要寫多數人想看的主題,還是自己想要寫的主題,網站想寫的到底是社工還是公務員?

目前還是會先維持兩邊都更新。

冒牌者症候群

當有人開始透過留言和信件詢問職缺或職涯問題,前一陣子忽然有個莫名的想法:我真的值得你們付出信任嗎

我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,雖然喜歡機構和社會局處工作,但機構只是因為分數不夠高所以被分發,在社會局處一開始也是一直加班,初任公務員回家常常哭。

雖然網站談助人專業,但其實當社工只有一年,其他只是社福相關工作。

常說公部門很好,但還是會嚷嚷著想要離職,對於業務也會有覺得很煩的時候,一路以來的公務生涯始終佔不到更高職等職缺,也非名校出身,只是個隨手一抓就有的七職等科員,後來還降調為村里幹事。

在工作上很少有這樣的感覺,因為對於業務能掌握時程且瞭解相關規定,所以不畏懼溝通。

但對於這類詢問的人,因為不瞭解背景,也無法透過聲音或肢體等非語言判斷,很害怕給了一個錯誤的建議,甚至仔細探究,其實更害怕的是發現我就是一個辦公室隨處可見,再普通不過的同事,因而感到失望

但既然說是前一陣子,代表目前已經想開了,我本來就是採中庸之道,且甘於中庸之人。

結語

網站設立迄今遇到一些問題和反思,這篇就是做個紀錄。

不管是在方格子時期追蹤或是現在透過搜尋引擎看見的讀者,彼此之間互不相識,但依然選擇將文章看到最後,能夠獲得信任,是經營以來覺得最難能可貴的一件事

題外話,個人寫文章的習慣,是先產出初稿,接著刪減贅詞及不適宜出現的言論,最後調整排版分段,需要花費不少時間,雖然維持每週更新也好幾個月,但因為進入上半年的業務忙季,接下來更新時間較不一定。